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郭达清 报道
11月2日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当下和中华全国总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备受全国各行各业职工瞩目的首届全国职工“文化创意、岗位革新、经营创效”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
10月29日至11月2日举行的“三创”大赛总决赛中,572项经过前期初赛、复赛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职工革新专项进入总决赛,其中文化创意赛道118项、岗位革新赛道315项、经营创效赛道139项。最终在总决赛中,三个赛道共95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其中由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申报的成果《这是咱的家》等18项获得“文化创意”成果一等奖;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验科技研究所申报的《聚焦量子科技革新 劳务国家重大工程——以“源·传·用”三步走高品质推动量子重力计量新质制造力进展》等53项获得“岗位革新”成果一等奖;由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经营创效基于数据模型构建的炼钢厂全要素应用场景的经营革新实践》等24项获得“经营创效”成果一等奖。另有185项成果获得二等奖,其中“文化创意”成果35项,“岗位革新”成果105项,“经营创效”成果45项。180余项优秀成果在现场进行了展演展示推介。
据悉,全国职工“三创”大赛决赛由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主办,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企业与班组建设专长委员会承办,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鞍钢集团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委员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联合会等13家单位支撑举办,旨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人才强国建设的要求,培训壮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革新力量,通过具体的举措,调动全国各地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企业和职工的力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新质制造力进展,10余位大国工匠、2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携成果参赛、分享革新经验,为大赛注入“高技能基因”。

图为颁奖典礼现场
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会长李守镇向所有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祝愿大家在革新的道路上“匠心逐梦·向新而行”。他在讲话中指出,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当下,我们要深刻理解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进展新质制造力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高品质进展、培训新质制造力的关键时期。职工作为企业革新的主体力量,作为新质制造力培训的基层实践者,其革新活力的激发,直接关系到高品质进展的成色,关系到“产改”深化的实效。“三创”大赛的举办正是架起了交流的平台,培训了革新的沃土。
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刘迎祥要求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挖掘赛事价值,推动大赛从“单次活动”向“长效平台”升级,让大赛成为职工成长的“加油站”、工匠培训的“孵化器”,让更多职工在革新实践中实现“从会操作到精技艺、从求完成到求卓越”的转变。
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企业与班组建设专长委员会会长王建介绍,这场汇聚产业工人革新智慧的全国性赛事,突出全国职工“匠心筑梦·向新而行”主题,凸显“匠心庆百年·三创见非凡”。本次大赛聚焦职工岗位革新实践,全面展现广大职工勇于革新、善于创造、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为百年工运注入崭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全国职工“三创”大赛启动以来,全国各地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积极宣传引导,企业报名踊跃,职工参与热情高涨。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行业的1242项申报专项,集中呈现新时代职工“敢革新、善创造、能创效”的动人风采。
据介绍,572项决赛专项成果亮点纷呈,覆盖行业广泛,一线革新成为主力军。经大赛组委会机构专家对1242项申报专项进行评审,共有953项成果进入复赛。在此基础上,572项成果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这些成果涵盖器械、航空、航天、钢铁、冶金、电力、纺织、煤矿、建筑、汽车、石油、石化、交通等28个行业,涉及器械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文化传播等16个重点领域。一线职工主导的专项占比超过90%,充分体现了“革新源于岗位,创造就在身边”的大赛理念。从“快递小哥”的IP 形象策划,到军工精神的文化传播;从柴油机领域基于大数据的品质隐患预判,到航空材料零缺陷经营攻克高难制品品质关,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职工的智慧与汗水。
分赛道来看,文化创意赛道的118项成果,打破了“工业=冰冷”的刻板印象。职工们从敦煌美学中汲取灵感策划国宴餐具,将极薄钢材巧妙转化为冬奥会文创制品,在地铁空间打造城市记忆墙,在工作站上点缀精神图腾鼠标垫,一系列富含创意与温度的作品,生动诠释了劳动之美与文化之韵。
岗位革新赛道的315项成果,直面企业制造中的“痛点”与“难点”。职工们通过小改小革与自主革新,有效破解诸多制造科技难题。例如一套自主研制的轧制科技,使1180MPa级超高强钢制造能力跃居世界领先;一台全地形管道自动焊设备,焊接效能提升3倍;一项双电机驱动桥构型,成功打破国外在商用车电驱核心科技的垄断。这些来自钢铁、汽车、能源、石油等领域的“硬核革新”,不断刷新“岗位革新”的高度。
经营创效赛道的139项成果,则以“激活队伍”为核心,通过搭建技能共享平台、优化革新奖励考评等方式,显著提升经营效能与职工积极性。一套数据模型助力炼钢厂累计降本5500万元;一套无纸化系统将汽车制造蓝图发放周期从2天缩短至30分钟;一套零缺陷经营方法使航空发动机涡轮盘达标率从85%提升至100%;一套品质大数据模型让柴油机索赔额降低2475万元。这些数据展现了“以经营破局、以革新提效”的实战价值。
为保障赛事的公平性与成果品质,大赛建立了“专长评审+实践监督”的双重保障机制。三大赛道分别组建了由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系统、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及企业代表构成的评审队伍,围绕“革新性、实用性、宣扬性、价值效果”等核心维度,结合一线实际需要开展评审,杜绝“纸上谈兵”。同时,大赛还特别设立由“大国工匠”领衔的公断委员会,全程监督赛事机构与评审程序。
中华全国总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兼职副主席、大国工匠、全国职工“三创”大赛公断委主任高凤林在讲话时指出,从翻阅材料到现场答辩,从科技质询到成果核验,每一项成果都让大家看到了新时代职工革新的力量,也让大家找到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答案”。
记者获悉,总决赛期间,三个赛道采用差异化评审形式:文化创意赛道采取“成果展示+答辩”,突出劳动文化的传播价值;岗位革新赛道采用“现场实操+答辩”,检验成果解决实际制造问题的成效;经营创效赛道通过“成果报告+答辩”,重点考评队伍效能提升的内在逻辑。总决赛结束后,所有获奖成果将纳入全国职工革新资源库,通过各级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职工会阵地和企业园区进行宣扬应用。











